新技術讓羊肚菌實現四季生產
羊肚菌紅土地地區(qū)“秋播冬收”標準化栽培模式
羊肚菌是一種在市場上極為“搶手”的珍稀食用菌品種,它表面呈黑綠色網狀,為橢圓形,略似羊肚,故得名。羊肚菌菌肉細嫩,營養(yǎng)價值較高,干品價格曾高達每千克2000元?! ?/font>
受經濟利益驅使,野生羊肚菌被過度采集,同時由于羊肚菌生性喜好低溫,迄今只能在冬季播種春季采收。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有這樣一個團隊,他們近二十年潛心研究羊肚菌栽培技術。近來,通過系列攻關,團隊研制出了四季種植羊肚菌的新方法。
為山區(qū)百姓謀生路
1998年大學期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高級工程師趙琪第一次在科研中接觸到了羊肚菌,自此,他與羊肚菌結下了“不解之緣”。趙琪對《說:“20年來,很多人問我是怎么堅持下來的,除了對羊肚菌的興趣,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為像我家鄉(xiāng)那樣的山區(qū)百姓提供一條謀生路和一條致富路?!薄 ?/font>
他的這個樸實想法,也正是所有團隊成員的愿望。2003年左右,共有5名成員的羊肚菌研究團隊開始成型。趙琪說:“我們在昆明植物所研究員楊祝良的帶領和協調下,團隊研究逐漸步入正軌。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從小干過農活,對農業(yè)種植有一定的實踐經驗。”
一開始,團隊也遇到了經費支持不足的窘境,但在趙琪看來,共同的興趣愛好是把大家團結在一起的力量。他說:“團隊中負責交配型研究的杜習慧博士和云南農科院的趙永昌研究員都對羊肚菌非常感興趣,尤其是趙永昌研究員,從1996年開始就利用業(yè)余時間研究栽培技術?!薄 ?/font>
憑著做科研的毅力和干勁兒,從新疆、甘肅、云南到浙江、河北、黑龍江,團隊跑遍了全國20余個省(區(qū))、158個縣?!爸灰醒蚨蔷L的地方,我們就會去收集質種資源,進行優(yōu)良菌株分離、育種,尤其現在資源越來越少,我們一定得為羊肚菌的資源保護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壁w琪說。經過團隊的努力,現在昆明植物所擁有羊肚菌屬、50余個物種的1260多份菌株。
趙琪表示,自己過去兩年的時間幾乎都在外面出差,實地考察羊肚菌的生長市場,與老百姓坐下聊聊天,了解他們實際種植中出現的問題。
他說:“走了這么多地方,我最深的感觸就是‘給錢給物不如給好項目’。當地政府要想幫助老百姓脫貧,需要有些能賦予他們‘造血’功能的好項目?!?/font>
新技術突破種植瓶頸
在羊肚菌種植中,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菌種不穩(wěn)定。趙琪說:“同一個菌株,在云南種植得非常好,但四川、重慶卻沒有產出,甚至同一畝地,相鄰不到10米,也有產出不一致的情況出現。”除此之外,菌種退化現象明顯、菌種制作龍頭企業(yè)數量少,標準化田間栽培、管理方法缺少,都是制約羊肚菌產業(yè)化發(fā)展的瓶頸?! ?/font>
趙琪意識到管理的重要性是因為自己曾在上面“栽了跟頭”。他說:“大概15年前,我認為種植羊肚菌非常簡單,只要雨水充足、濕度夠就行。頭一年羊肚菌長勢喜人,但到了第二年產量就下滑了。”經過這次他意識到,羊肚菌種植絕不是“懶莊稼”,而是需要因地、因時制宜,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通過多年在外摸底,趙琪坦言,目前羊肚菌種植最多只有30%會盈利,剩下的基本是虧本或者持平。他說:“很多人說種羊肚菌靠運氣,其實運氣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只要達到適宜的濕度、溫度、土壤pH值,有一套標準化的管理種植技術,就基本可以實現盈利?!?/font>
圍繞著“不出菇”和出菇后“成菇難”的問題,團隊成員選育獲得優(yōu)異栽培菌株20余個,借助基因手段,突破了羊肚菌大田種植中因為種質差異而引起的產量不穩(wěn)定的技術瓶頸,將成菇率提高20%~30%。
同時,團隊還創(chuàng)新了羊肚菌標準化大田生產關鍵技術,研發(fā)出了一系列“標準化栽培模式”和“幼菇標準化管護技術”,打破了傳統(tǒng)的“冬播春收”模式,結合云南“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氣候特點,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將種植周期由120~180天縮短至60~100天,實現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栽培?! ?/font>
在采訪中,趙琪還算了一筆“經濟賬”。按照傳統(tǒng)一季的方法,當前的羊肚菌平均畝產為80~150公斤,每公斤收購價在120~130元,每畝成本是6500~10000元,這樣算下來,種一季每畝只有3000元利潤。但如果再采用新技術,8月種植、11月至次年1月收菌,雖然畝產只有60~80公斤,但錯開了出菌旺季,收購價可達300元/公斤,算下來每畝有8000余元利潤?! ?/font>
他說:“尤其是云南和我國西部地區(qū),30%~40%的地方可以一年種兩季。截至目前,我們團隊在云南、新疆等7省、區(qū)累計示范推廣達1萬余畝,單季每畝純收入達8000余元,效益非常明顯?!?/font>
不斷推動產業(yè)化進程
趙琪和他的團隊對羊肚菌栽培技術投入了極大熱情,雖然得到了大多數種植戶的信任,但依然免不了受到白眼和懷疑?! ?/font>
他說:“2017年我們專門解決死菇問題,在推廣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的時候不少種植戶不理解。他們總說你怎么有這么多條框,太煩瑣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能通過耐心講解勸說?!薄 ?/font>
反復實驗、不斷選擇種植地,是團隊做科研必經的過程。趙琪說:“2017年,我們在香格里拉進行的‘夏播秋收’模式種植數十畝羊肚菌,遇到了數十年不遇的雨季,下了半個多月,同時地溫超過18攝氏度,再加上種植戶缺少責任意識、管理跟不上,造成了已經分化了的原基、小菇一批批缺氧死亡,最后該種植基地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薄 ?/font>
雖然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趙琪對推動羊肚菌產業(yè)化進程的決心卻一直沒有改變。他表示,目前國內市場上有不下100個大大小小的公司售賣羊肚菌菌種,但是質量良莠不齊,行業(yè)也從來沒有一個標準,“我下一步就打算繼續(xù)與國內、外同行合作,致力于推動、建立羊肚菌產業(yè)的相關標準,為老百姓提供行業(yè)標準?!薄 ?/font>
趙琪說:“我們團隊也將進一步與地方企業(yè)、高校等進行合作,把當前提出的標準化技術繼續(xù)進行推廣、優(yōu)化;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繼續(xù)開展相關合作研究,結合當地的產業(yè)規(guī)劃和資源推廣新技術。例如,在怒江大峽谷地區(qū),提倡羊肚菌的‘林下栽培模式’技術,在沈陽、河北、山西等北方地區(qū)進行標準化推廣種植。”
來源‖中國科學報